得到进入矿井的许可,我们一行四人迫不及待地想看一下矿井的掘进与开采情况。在通往掘锚面的路上,师哥介绍着大巷中的各种安全措施:防爆运输车、防爆设备、刹车检测线、逃生抽风风筒......进入工作面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锚杆、金属网。这些只有在课本上才能见到的设备,现在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这里,只有小股的地下水渗出,倒是没有课本上经常提到的突水和顶、底板水害,相信有了这样一次经历,在专业课学习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听师哥们讲附近的上湾煤矿有8.8米大采高工作面巷道,身为采矿学子,我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到这样的现代化矿井学习,该是多么幸福!
这次的社会实践,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山科学子的情节与情怀。这种情节首先体现在各位师哥对学院领导和吴老师及学生一行人到来的热烈欢迎。山科学子们对母校的养育之情寄托于对吴老师和领导老师们的各种关心照顾。短短几日的接触,我们认识了十多位山科的师哥,看到他们虽各自服务于自己的事业,却能保持紧密的联系。师哥们互相的调侃与鼓励,举手投足间的动作是山科学子们浓浓的羁绊。这种采矿人的情节还体现在各位师哥对我们到来的热烈欢迎与款待。难以忘怀的是师哥们的敦敦教诲: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参加活动来接触熙熙攘攘的人;培养读书的好习惯,锻炼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能够在百忙之中载我们了解各矿区周边的绿色矿山建设情况,载我们到旅游城市——康巴什区了解当地的风采与文化建设。正是践行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采矿人的责任与担当情怀,才有了矿区周边的荒漠沟壑变成绿地;才有了康巴什等4A级旅游城市建设,才有了这碧水与蓝天。也正是为此,我们团队的口号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守护碧水蓝天”!
有了这一次的矿山之旅,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知识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肤浅甚至是不切合实际,我想仅仅停留在本科毕业水平还是有太多的局限。如果想更加深入的对绿色矿山和智慧矿山建设展开学习与研究,我必须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技能,这样对我的学历要求会更高——研究生甚至更高。在绿色矿山建设和数字化方面,国内许多矿山仍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潜心研究,在不破坏或者及时修复生态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生产与发展,将许多因素提升到可控范围内。在康巴什区走过一遭后,其环境、其人文、其力度都值得我们山东的很多市区学习,我也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能够建设成绿色新能源城市,有如此宜居环境,有如此和谐的发展。
非常感谢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能够提供给我们这样到国家领军的能源单位甚至身临矿下环境的机会,深入了解智能的现代化矿山状况和绿色矿山治理;感谢师哥们对我们的接待与教诲——传承采矿人的情怀;感谢同行的伙伴们的互助互爱与无微的关怀。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带给了我太多的惊讶与收获。总之,我以身为一名中国人为傲;我以身为山科人为傲;我以身为采矿人为傲!